来源:中国测绘报
●首次摸清明长城家底,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分布于北方10省(区、市)156个县域 ●首次采用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测绘技术,获得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明长城长度数据
① 摄影 朱力维 ② 摄影 朱力维 本报讯 记者王瑜婷报道:明长城到底有多长?4月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隆重举行明长城长度数据发布仪式(如图①)。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如图②)正式宣布了经过近两年科学调查和测量首次获得的明长城精确数据: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长度为2232.5千米。该数据即日起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教学科研等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使用。 调查结果还显示,明长城现存敌台7062座,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关堡1176座,相关遗存1026处。另外,通过本次调查新发现了与长城有关的各类历史遗迹498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保护一直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但“长城到底有多长?长城现状究竟如何?”却没有一个准确、完整的答案,其长度更是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说法,这严重影响了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2006年2月,根据国务院同意的《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长城保护工程,其中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长城资源调查,以彻底摸清我国长城资源家底。 明长城资源调查是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的第一个阶段。为保证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别是长城长度量测、定位等的精度,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于2006年10月签署协议,合作开展明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工作中采取“文物部门定性、测绘部门定量”的合作方式,双方共同承担长城田野调查、测量定位、内业整理、数据汇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从2007年5日开始,调查队员行程数十万千米,于2008年10月全面完成野外调查工作,12月15日结束了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测量工作。 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取得丰硕成果,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物和测绘部门进行跨学科合作,对明长城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全面获取了明长城保存现状等第一手资料,并按照1:1万比例尺的成图精度,对外业采集的地理数据进行立体量测,计算出明长城准确的总长度、各分类长度、空间分布等基本数据。二是第一次全面掌握了明长城作为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的现存状况,包括其具体分布、走向,墙体和附属设施建筑特点,长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和管理现状等。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明长城的家底,对其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调查成果为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修缮方案、建立长城档案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测量首次运用了先进的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手段,确保了明长城测量的精度。测绘工作者根据野外调查成果,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像控点测量、外业调绘与内业数据采集,获取了长城长度、位置分布等数据,同时生产了长城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专题要素数据。对于有重要历史意义、保存较好的长城沿线地段,还采用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低空数码航飞等技术进行详细测量。这些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长城田野调查的科技含量和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测绘工作者正在全力以赴建立长城资源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长城资源信息系统,建立数字长城。在不久的将来,公众足不出户,便能实现数字长城的三维浏览、信息查询、自助量测以及漫游。
据介绍,今明两年将全面启动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田野调查测量工作。2010年底初步完成所有长城资源调查、测量、数据入库、长城长度发布等工作。
共同见证明长城长度数据发布这一历史时刻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侯玉兰,驻华外交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官员,参与明长城资源调查测量的10省(区、市)文物、测绘部门的领导及代表,长城保护青年志愿者等。
全国明长城分布图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 小资料: 人工墙体是指人工建造的长城城墙。 壕堑是指部分地区未修筑墙体,而是单独挖掘沟堑,以起到防御作用。 天然险是指在地势险要之处,与墙体共同构成防御体系的山体、河流、沟壑等自然地物。 敌台是指建于城墙之上,用来加强防御能力的高台、城楼等建筑。 马面是指城墙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 |